水果應該在飯前吃? 還是飯後吃?

hs 00002

「吃水果能幫助消化」這是多數人飯後吃水果的最主要觀念,但透過新聞媒體的報導,該在飯前還是飯後吃水果,好像都有不同的說詞,也讓你我造成混亂,所以藉此機會分享正確的飲食觀念...

首先要瞭解食物進入腸道後的吸收情況... 水果類的食物,停留在胃部的時間約在1小時以內,隨之就進入小腸,被人體吸收;米飯、麵等澱粉類食物,吸收時間約為2~3小時;豆類、肉類等蛋白質食物,吸收時間約為4小時;脂肪類被人體吸收、排空的時間最常,大約6~8小時。所以,如果是飯前吃水果,那麼不用1小時的時間就會排空... 相反的,若是先吃正餐,最後吃水果,那麼水果的消化會延遲到最後。

基於上述邏輯,才會有「飯前吃水果」的理論產生... 水果相較於麵食、米飯、肉類,屬於低熱量食物,先吃水果可以增加飽足感,又不擔心過多熱量,因此會是注重體重控制族群的優先選項。而且水果的主要成份屬於水溶性,也容易被氧化、吸收,飯前吃水果,能夠縮短它在消化道的時間,也有利身體吸收必須的營養成份,確實是不錯的想法! 但「水果」種類繁多,像是香蕉、柿子、蕃茄等水果,則不適合空腹吃,所以也要避免於飯前享用。

飯前吃水果,身體易於吸收營養素、維生素,腸胃功能不好的人,也能減少水果停留在腸胃到的時間,因過度發酵而造成腸胃不適;飯後吃水果,纖維質有利於腸道蠕動,進而加速其它食物的消化時間。所以無論飯前、飯後吃水果,都各有其優點,只要把握「飯前1小時或飯後2小時」的原則,應該就沒問題囉!

References:Jeremy Keith @ flickr / Info obtained via internet and has been revised